在我国,挖比特币的行为已被明确禁止,至于会被判多少年,需依据具体违法情形来判定。
比特币 “挖矿”,本质是通过特定计算机程序,利用 “矿机” 计算复杂数学问题,从而获得比特币作为奖励的过程。这一行为在我国存在诸多违法性。一方面,它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带动作用有限,与我国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不符合节能减排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另一方面,从金融监管视角看,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被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强调比特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虚拟货币兑换、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全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一律严格禁止,坚决依法取缔 。
若仅单纯进行比特币 “挖矿”,可能触犯非法经营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比特币挖矿等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例如,某企业未经许可大规模搭建 “矿场” 挖比特币,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就可能面临此类刑罚。
在挖矿过程中,若伴随其他违法犯罪行为,量刑会更复杂。比如,若存在偷电行为,会触犯盗窃罪。盗窃罪根据盗窃财物价值等因素量刑,一般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 2017 - 2019 年间,镇江市兰某锋等 10 人,为降低比特币 “挖矿机” 电力成本,通过互感器短接等方式盗窃国家电力挖取比特币,主犯兰某锋涉案金额高达 1378.1383 万元,最终 10 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至 13 年不等刑罚,并处罚金 。
此外,在司法实践中,与比特币 “挖矿” 相关的合同纠纷,若合同订立于 2021 年 9 月 3 日之后,通常会被认定无效。这是因为该时点之后,国家对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监管趋严,将其纳入淘汰类产业范畴。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会充分考量国家监管政策,依法对案件进行裁决。
我国严厉打击比特币 “挖矿” 行为,其不仅破坏金融秩序,还对能源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不应涉足比特币 “挖矿”,以免触犯法律,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