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被中国禁止时间:从限制到全面整治的历程

2013 年 12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首次明确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法定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这一通知虽未直接禁止比特币交易,却为后续监管奠定了基调,提醒公众警惕比特币的投机风险和洗钱等违法活动。

2017 年 9 月,监管政策进一步升级。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全面叫停代币发行融资(ICO),并明确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代币发行融资交易活动。同时,要求各类代币交易平台停止代币交易业务,国内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平台随之逐步关闭或转战海外,这是比特币交易在国内受到的首次重大打击。

2021 年 9 月,监管政策达到最严程度。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包括为客户提供虚拟货币挖矿服务、交易中介、兑换服务等。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不得开展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彻底切断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的兑换通道。这一政策被视为比特币在我国被全面禁止的标志性文件,意味着任何形式的比特币交易、挖矿、中介服务均属违法。

此后,各地政府纷纷开展虚拟货币 “挖矿” 和交易活动整治工作,关停比特币矿场、清理相关交易平台,对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服务的商家进行查处。2021 年 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将虚拟货币 “挖矿” 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从产业政策层面彻底否定了比特币挖矿的合法性。

中国全面禁止比特币相关活动,主要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比特币价格波动剧烈,易被炒作和投机,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匿名性特点也为洗钱、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便利,危害社会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