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在中国被禁止了吗知乎:监管政策与现实边界解析

 

“虚拟币在中国被禁止了吗” 是知乎上常年热议的话题。若梳理国内监管政策脉络会发现,中国对虚拟币的态度并非简单 “一禁了之”,而是围绕 “交易炒作” 与 “非法金融活动” 形成了明确的禁止框架。

2017 年是监管政策的重要节点。当年 9 月,央行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直接叫停 ICO(首次代币发行),明确指出虚拟币 “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禁止任何平台从事法定货币与虚拟币的兑换业务。这意味着此后国内不再有合规的虚拟币交易平台,曾经活跃的 “比特币中国”“火币中国” 等均陆续关闭境内交易业务。

2021 年监管进一步升级。当年 9 月,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首次明确将虚拟币交易炒作活动定义为 “非法金融活动”。文件不仅禁止境内任何虚拟币的集中交易、代币发行融资,还对为交易提供 “挖矿” 算力、支付结算等服务的行为划出红线。比如某省曾对省内虚拟币 “矿场” 开展专项整治,关停数十家违规挖矿企业,从产业链上游切断交易支撑。

但需注意政策的 “边界”:个人持有虚拟币本身并未被直接禁止。正如知乎上不少法律领域答主指出的,若仅为个人收藏或持有,并未参与交易炒作,目前暂无法律明确禁止。不过现实中,由于交易渠道被堵,个人持有虚拟币若想变现,往往需通过境外平台或私下交易,而这类行为已涉嫌违反监管规定,资金安全也无法保障 ——2023 年某地警方破获的一起案件中,多名投资者通过境外平台交易虚拟币,最终因平台跑路损失超千万元。

总结来看,虚拟币在中国的 “禁止” 主要针对交易炒作、融资等行为,而非单纯持有。知乎用户需明确:参与虚拟币交易不仅面临政策风险,还可能因平台合规性、市场波动等遭受损失,这也是监管政策持续收紧的核心初衷 —— 守护普通投资者的资产安全与金融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