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IN 币是骗了多少人” 的追问,背后是虚拟货币骗局受害者的血泪追问。尽管 DPIN 币骗局尚未有全国性的精确受害人数统计,但结合其运作模式、暴雷轨迹及同类案例推算,受骗者已达数千人,涉案金额超千万元。这场以 “区块链创新” 为幌子的骗局,本质是精准收割投资者的非法陷阱,每一个受骗者的背后,都是套路环环相扣的诈骗链条。
DPIN 币的骗局套路极具迷惑性,为大规模行骗铺路。项目方 2023 年上线时打着 “去中心化社交数据确权” 的旗号,伪造白皮书宣称底层技术自主研发,实则套用 BSC 链的开源代码,与普通空气币毫无区别。为营造 “合规” 假象,其官网标榜 “合规化运营”,却将服务器隐匿在新加坡以规避监管,典型的 “监管套利” 操作暴露诈骗本质。推广环节更是精准狙击投资者:通过短视频平台散布 “年化收益 50%” 的虚假宣传,安排 “托儿” 晒出虚假盈利截图,诱导用户通过场外转账购买代币,仅上线两个月就吸引大量投资者入局,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跑路,单起个案中已出现上百人血本无归的情况。
参考同类虚拟货币骗局的规模,DPIN 币的受害群体规模可窥一斑。与 DPIN 币运作模式相似的 “Unicoin” 骗局,通过虚假宣传吸引超 5000 名投资者,涉案金额达 1.1 亿美元;而湖北省云梦县检察院审理的虚拟货币诈骗案中,103 名受害者被骗 7776 万余元。DPIN 币的推广覆盖范围与炒作力度与之相当,且利用 “DePIN 概念” 这一热门噱头增强迷惑性 —— 借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 的技术包装,实则通过三级以上返佣机制发展下线,已具备传销犯罪特征。结合 FBI《2024 年加密货币欺诈报告》中 “单类骗局平均受害人数超千人” 的数据推算,DPIN 币的受骗者规模保守估计已达数千人,其中中老年群体因对 “创新概念” 辨识能力弱,成为主要受害者。
更值得警惕的是,DPIN 币的诈骗模式已升级为 “技术包装 + 传销裂变” 的复合陷阱。项目方不仅伪造 “去中心化账本” 截图证明代币 “真实性”,还推出 “硬件挖矿” 噱头,要求投资者购买高价 “数据存储设备” 激活收益,一套设备售价数千元,实际成本不足百元,本质是变相收取 “入门费”。发展下线的奖励机制更具诱惑力:邀请 1 人购买代币可获 8% 提成,下线再发展新用户可叠加 5% 奖励,层级最高达五级,完全符合传销犯罪的构成要件。这种模式与 “哇塞币七天一轮机制” 的拉新填坑逻辑如出一辙,都是用新投资者的资金支付老用户 “收益”,崩盘时必然导致大面积亏损。
从法律层面看,参与 DPIN 币交易不仅面临财产损失,更涉嫌违法。我国明确虚拟货币相关活动属非法金融活动,DPIN 币既未列入区块链备案清单,也未获金融监管机构批准,交易行为不受法律保护。广州已有案例显示,参与场外交易的投资者因资金流水异常导致银行卡冻结,而组织推广 DPIN 币的人员,因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已被多地警方调查。正如塔城市政府的风险提示所言,此类交易损失需自行承担,2024 年已有投资者因参与同类骗局亏损后起诉,被法院驳回全部诉求。
综上,DPIN 币的受骗者规模已达数千人,且仍有潜在受害者面临风险。其骗局本质是借技术概念包装的传销式诈骗,从虚假宣传到裂变拉新,从资金收割到平台跑路,全程贯穿非法属性。认清虚拟货币骗局的共性特征,拒绝任何 “高收益、拉新返佣” 的投资诱惑,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