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什么时候发行的?区块链2.0的诞生密码

 

“以太坊什么时候发行的?”这个问题,是理解区块链从1.0迈向2.0的关键切口。答案定格在2015年7月30日——这一天,以太坊主网正式启动,标志着区块链技术从单一的货币应用,迈入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新时代,为后续的去中心化生态埋下伏笔。

以太坊的发行并非一蹴而就,其筹备始于2013年。当时,19岁的维塔利克·布特林在比特币社区提出“扩展区块链功能”的构想,认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可承载更多应用,这一理念最终凝结为以太坊白皮书。2014年7月,团队通过ICO完成首次融资,以0.311美元的价格发行6000万枚ETH,募集到的3.1万枚比特币(当时价值约1840万美元),为技术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撑。

2015年成为以太坊的“诞生元年”。3月,以太坊测试网Frontier上线,向开发者开放智能合约测试;7月30日,主网“前沿”(Frontier)阶段正式启动,此时的以太坊还处于初级阶段,仅支持基础的智能合约部署,却已展现出颠覆潜力。上线初期,ETH价格维持在1-3美元区间,市场对这一“比特币升级版”的态度充满好奇与观望。

发行后的以太坊,用技术迭代书写成长轨迹。2016年的“家园”(Homestead)阶段优化了代码稳定性,2017年的“大都会”(Metropolis)引入零知识证明提升隐私性,2022年的“合并”则完成从PoW到PoS的共识机制转换。每一次升级,都源于发行之初确立的“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定位,也让ETH从单纯的代币,成为生态运行的核心燃料。

从2015年7月30日的悄然启动,到如今支撑万亿级DeFi生态,以太坊的发行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转折点。它证明了区块链除了记账,还能成为承载复杂应用的基础设施,而那个盛夏的诞生时刻,正是这一切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