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对虚拟币的新规定:合规引领下的发展新局

 

2025年以来,香港虚拟币监管体系迎来里程碑式升级,以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为核心的一系列新规定落地,标志着香港虚拟币市场正式进入“全流程合规”时代。这些新规兼顾风险防控与创新包容,既明确了行业发展的刚性底线,也为机构入场搭建了清晰的制度框架。

稳定币监管是此次新规的核心发力点。香港金管局明确要求,稳定币发行人须申请牌照方可运营,申请主体需为香港本地法团或认可境外机构,且已缴股本不少于2500万港元。储备资产管理成为监管重点,发行人不仅要确保储备足额并设置超额缓冲,还需每日披露流通稳定币面值与储备资产明细,接受外部审计师定期认证。

从严风控贯穿监管全链条。新规要求持牌机构建立严格的客户身份验证(KYC)和交易监察机制,对可疑钱包地址需启动深度调查,防范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监管部门被赋予调查、冻结等执法权限,形成强有力的风险震慑。在牌照发放上,香港金管局采取审慎原则,预计首批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出,初期仅批出数个名额。

交易平台与券商准入同步规范。截至2025年7月,香港证监会已向11家境内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牌,招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等券商也相继获得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质。这种“牌照化管理”模式,让虚拟币交易从“灰色地带”走向阳光化,为投资者提供了合规保障。

新规已激发市场积极响应,渣打香港、蚂蚁数科、京东等数十家机构明确表达牌照申请意向。香港通过构建清晰的监管规则,正逐步打造全球虚拟币合规发展的标杆,既守住了金融安全底线,又为技术创新保留了空间,推动虚拟币市场在规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