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虚拟货币领域,pi 币凭借 “手机挖矿” 的低门槛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其是否被国家承认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从我国现行政策来看,答案是否定的。
我国对虚拟货币的态度明确且严格。2021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pi 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自然也在这一监管框架内,不被国家承认,其相关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从性质上看,pi 币与其他虚拟货币一样,没有实际价值支撑,也不具备法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它的价格完全依赖市场炒作和投资者情绪,波动极大,随时可能面临大幅下跌甚至归零的风险。一些推广者宣称 pi 币未来会成为主流货币、能与法定货币等值兑换,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政策依据和现实基础的虚假宣传。
不仅如此,参与 pi 币相关活动还可能涉及违法违规。我国严禁任何虚拟货币的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炒作、兑换等活动,任何为 pi 币提供交易平台、宣传推广、支付结算等服务的行为,都违反了国家相关规定,将面临法律责任。此前已有多地监管部门查处了类似的虚拟货币违法案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从国际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国家也未承认 pi 币的合法货币地位。虽然有些国家对虚拟货币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监管态度,但也多将其视为一种商品或资产进行规范,而非认可其货币属性。pi 币在国际市场上也缺乏广泛的流通场景和实际应用,更多是在小众圈子内进行炒作。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认清 pi 币不被国家承认的事实至关重要。参与 pi 币交易不仅可能面临财产损失,还可能陷入传销、诈骗等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pi 币的热度,以 “拉人头”“高收益” 为诱饵发展下线,本质上是传销行为。因此,大家应提高警惕,远离 pi 币及其他虚拟货币相关活动,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维护自身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